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感器的運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全球范圍內各國對傳感器的發展速度都十分重視,不斷為傳感器提供發展資金和資源。那么我國的傳感器行業市場表現如何呢,之后的發展趨勢又如何呢?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感器技術大體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是結構型傳感器,利用結構參量變化來感受和轉化信號;第二代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固體型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由半導體、電介質、磁性材料等固體元件構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第三代傳感器是智能傳感器,是微型計算機技術與檢測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
作為一種物理裝置,傳感器通常由敏感元器件組成,主要將檢測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換為電信號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存儲、顯示、記錄以及控制等要求。換句話說,傳感器使物體有了人體才具有的觸覺、嗅覺以及味覺等感官。
傳感器最早出現于工業生產領域,主要被用于提高生產效率。但隨著集成電路以及科技信息的不斷發展,傳感器逐漸邁入多元化,走向了全球。在這種格局下,過去屬于人與人之間的互聯網,現在延伸和擴展至萬物互聯。據業內人士預估,至2020年,全球物聯網業務將高達萬億,這也將是通信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傳感器最初是作為單獨的測量儀器來探測信息,伴隨技術的集成化趨勢,傳感器逐步走向模塊化,甚至微型化,經常作為一個微型的模塊化器件嵌入一套功能齊全的系統,其性能決定了整套系統的性能。因而在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醫學診斷、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都離不開各種功能的傳感器。從應用領域來看,工業、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消費電子四部分是傳感器最大的市場。國內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領域的傳感器占比約42%左右,而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
未來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2500億
根據公開數據分析顯示,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995億元,同比增長15%。到了2016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126億元,同比增長13.2%。截止到2017年末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為約1300億元,同比增長15.5%。初步測算2018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472億元左右。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預測2019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660億元左右。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至2580億元左右,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65%。
工業無線傳感器市場將達24.2億元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進入信息化時代,尤其是現如今物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傳感器技術作為其關鍵技術之一,勢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工業傳感器作為我國傳感器市場四大應用領域之一,能夠測量或感知特定物體的狀態和變化,并轉化為可傳輸、可處理、可存儲的電子信號或其他形式信息,是實現工業物聯網中工業過程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隨著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全面應用,工業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將迅速增長,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點。
在不久的將來,傳感器就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據報道,未來每項裝置至少都有一個傳感器,為人們提供精確的數據。據《傳感器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產品在工業傳感器市場中的占比約為4.3%,規模達到6.2億元。到2019年,我國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產品在工業傳感器市場中的占比將達到為10.0%,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4.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1%,前景大好。
而受到工業自動化的影響,傳統的工業傳感器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工業化生產模式,工業自動化也對工業傳感器提出了高技術要求。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