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在實現工業4.0的道路上,一般之還處在2.0的水平。而汽車行業的整車制造范圍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3.0,但是在這樣的發展速度下,汽車工業想要實現4.0仍然有諸多問題要解決,但是現在的汽車工業也在一直實現技術進步。
從制造邁向“智造”
廣泛應用于汽車行業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已經成為汽車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在這里,可以看到的工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效率和精準度更高的智能化機器手,越來越多的關鍵工序已經由機器人代替工人。近年來更是出現了“無人化”車間,弧焊、點焊、裝配、搬運、 噴漆、檢測、碼垛、研磨拋光和激光加工等復雜作業全部交由工業機器人來做一條傳送帶,上百臺不同類型的機器人 分工明確、林立兩邊,只需短短的1分鐘,一輛完整的汽車就在機器人的“手 忙腳亂”中“誕生”了。
在我國,工業機器人最初主要用于汽車及工程機械的噴涂及焊接。隨著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工業機器人已經廣泛參與到汽車生產的四大工藝以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在汽車車身生產中,有大量壓鑄、焊接、檢測等應用,這些目前均由工業機器人參與完成,特別是焊接線上的焊接機器人在汽車制造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焊接機器人是在工業機器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先進焊接設備,是從事焊接(包括切割與噴涂)的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其廣泛應用于汽車及其零部件制造、摩托車、工程機械等行業,在汽車生產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生產工藝過程都有廣泛應用,其中應用最多的以弧焊、點焊為主。與人工相比,使用機器人焊接具有質量穩定、效率大增、更加安全等三大優勢。
在汽車內飾件生產中,則需要表皮弱化機器人、發泡機器人、最后的產品切割機器人。汽車車身的噴涂由于工作 量大,危險性強,通常都會采用工業機器人代替。近年來,適應現代汽車制造技術柔性化、靈捷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國內汽車制造業在汽車生產中引入了AGV (又名移動機器人)技術,使汽車裝配的生產組織、信息管理和物流技術等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
4.0技術解決方案多是企業內部經驗成果
工業4.0利用大數據來建造、規劃并且輸送產品,從生產過程、分批裝運、機器表現報告、追蹤工具、傳感器、連網計算機系統等都可以藉由該技術串連起來,為企業帶來更高層級的管理與控制。福特(Ford)首席生產設計師Tim Geiger透露,工業4.0為產品增加了價值,同時也節省了成本。
在福特2,500萬美元的投資中,有部分用于肯塔基州路易維爾貨車工廠的工業4.0計劃,盼能將旗下車款Super Duty Truck、Expedition以及林肯(Lincoln)Navigator SUV的生產加速;而通用汽車(GM)也預計在其全球54間制造廠投入1.3萬個連網機器人,協助監測活動、共享數據、掌握機器狀況等服務。其實許多大廠采用工業4.0技術的動機,不外乎是希望藉由其集成能力,讓企業獲得更多利益。
現有許多4.0技術解決方案都是來自企業內部經驗的成果,如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Bosch)旗下子公司Bosch Connected Industry推出的工業4.0軟件和服務解決方案Nexeed,最初被應用在博世的生產在線,包括旗下270個工廠以及700個倉庫。Nexeed可以連接單一生產線、整個設備、工廠網絡,甚至是內、外部物流,其物流軟件可以控管運輸路線、追蹤車輛行蹤、優化倉儲空間等,在沒有增加車輛的情況下,幫助博世增加其倉庫40%的空間,Bosch盼Nexeed在2020年前可帶來10億歐元的額外銷售額。
國內數字化策略和路徑 尚未邁出真正的第一步
這幾年,中國制造業和投資界對工業4.0的熱情始終高漲,圍繞它進行了大量的講座,探討及概念解讀,企業對于推進工業4.0落地也表現出很大的信心和決心。而實際情況如何呢?
大企業,小企業,合資企業以及本土企業,對于推進工業4.0的實施,實現自身轉型都有各自不同的動力和困難。然而,如果沒有明確的策略規劃和路徑,這無異于紙上談兵。
產品設計環節首先面臨客戶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產品越來越復雜這兩個重要挑戰。這種復雜性不僅僅是顏色、型號等簡單選項,而是將大量的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功能及外部因素納入考量,這就使得設計一款新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此時,生命周期管理軟件PLM的作用就凸顯了,它能讓新產品的研發與優化完全虛擬化,即使遇到選擇困難癥晚期的客戶,PLM都能最快的完成需求調整和匹配。否自主正向產品研發是影響PLM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自主正向產品研發的企業才有動力去采用PLM。目前本土車企以仿制為主,也有部分車企借助國外設計機構,合資企業的自主研發比例更高。雖然工業4.0不等于各種系統的疊加,但PLM和ERP、MES等信息系統卻是實現工業4.0必不可少的條件。
工業的發展對工廠的生產效率影響十分大。而在邁向工業4.0的過程中,怎樣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怎樣將技術研發和實際應用互相結合,都將成為能在工業4.0中贏得發展先機的機會。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