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構建低碳高效的能源結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破解能源資源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我國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這為分布式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在政策、市場、技術多重利好下,我國天然氣分布式項目、分布式光伏項目已經遍地開花,產業迎來黃金時代。
分布式能源是指在用戶端接入風機、太陽能電池板、燃料電池、燃氣輪機等電源設備,直接面向用戶、根據用戶需求就地生產并供應能量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分布式能源供應系統可以根據用戶對能源用量和經濟效益的需求情況,采用對應的機組配置和容量規模系統,及時生產及時消納,實現對能源供需的優化整合。目前分布式能源分為天然氣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生物特質分布式等多種類型,主要以發展光伏發電及風能發電為主。運行方式靈活,可獨立運行,也可并網運行,以滿足多重目標的中、小型能量轉換利用。
圖1 分布式能源分類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分布式能源優勢明顯
與傳統的集中式能源供應系統相比,分布式能源具有清潔環保、利用效率高以及梯度利用等諸多優點。
一是分布式能源在環保方面擁有先天優勢,其主要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優質、高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排放更低并且分散化,對周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大幅降低。
二是分布式因其供應方式更加靠近用戶,在需求側對口能源供應,減少了遠距離輸送環節的損耗,提高了能源轉換效率。大型集中式發電效率僅為35%~55%,而分布式能源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可達70%以上,實現了能源利用效能的最大化。
三是分布式能源系統直接安裝在用戶端,由用戶自己生產、儲存能源,節省了配網過網的成本,使用價格更接近發電成本,并且分布式能源增加了能源總供應量,與集中供應的電力能源產生價格競爭,有助于整體電價的下調,有助于降低企業的用電負擔,使中小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和升級,節約社會經濟運行的總成本。
最后分布式能源具有靈活、方便、安全的特點。一方面,分布式設備體積小、系統相對簡單,不受即時自然條件、輸電線路建設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住宅小區、商業樓宇、農田草原、礦區海島等各種空間,土地利用效率更高,還可以解決偏遠地區的用能難題。另一方面,大規模集中發電往往會面臨調峰的壓力,分布式能源則不存在這些問題,還可以并網將過剩電能補充給其他區域,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作為區域內微型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小,安全可靠性較高。
政策助力分布式能源發展
2000年左右我國分布式能源開始萌芽,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但在政策和資本的助推下,分布式能源經歷了緩慢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特別是2011年之后,分布式能源相關產業政策密集發布,政策的支持力度、覆蓋范圍和可操作性也不斷加大,對分布式能源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2011年10月 |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能源局 | 《關于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 |
2012年7月 | 國家能源局 | 《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 |
2013年2月 | 國家電網 | 《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 |
2014年9月 | 國家能源局 | 《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
2014年12月 | 國家能源局 | 《關于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 |
2015年3月 | 國務院 |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
2015年4月 | 國務院 | 《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
2015年12月 | 國家能源局 | 《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 |
2016年2月 |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 | 《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
2016年2月 | 國務院 |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16年7月 |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 | 《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 |
2016年10月 | 國家發改委 | 《關于調整新能源標桿電價的征求意見函》 |
2016年12月 |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 |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
2016年12月 | 國家發改委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
2017年3月 |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 | 《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 |
2017年5月 | 國家能源局 | 《關于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 |
2017年6月 | 國家能源局 | 《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 |
2017年7月 | 國家能源局 | 《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 |
表1 我國分布式能源相關政策
目前我國分布式能源主要以天然氣、太陽能光伏為主。“十三五”以來,由于國家給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補貼,分布式光伏項目呈現井噴式增長,累計裝機容量由2012年的2.3GW增長至2016年的10.3GW,2017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9.44GW,同比增長超過360%。“十三五”時期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也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累計裝機容量從2010年的 5GW增長至2016年的12GW,預計到2020年裝機容量將達到27GW。
圖2 2017年全國分布式能源累計裝機容量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技術創新驅動分布式能源產業升級
分布式能源的技術創新將極大地促進產業發展。信息通信、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不斷滲透到分布式能源系統中,基于實時數據的監測、分析,系統可以指導能源系統以最高效的方式運行,實現故障檢測、需求管理等功能,大幅提高了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推動分布式能源系統向智能化、數字化演進。區塊鏈和分布式能源的結合,則為未來區域內、區域間的能源交易奠定了技術基礎。今年9月23日,863計劃項目“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電網關鍵技術”通過了驗收,該技術可以為光伏等新能源安全穩定接入大電網提供整套解決方案。而在尚未取得突破的分布式儲能技術以及大功率燃機等能源裝備領域,政府也從頂層設計、標準規范到財稅補貼等各方面做出了相應部署,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國將完全掌握分布式能源的核心技術和裝備,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總結
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已經進入“提質增效”階段,效率高、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能源,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廣泛的推廣應用將給能源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的加持下,分布式能源的市場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未來市場潛力巨大,大規模產業化指日可待。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