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碳纖維、對位芳綸纖維并稱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本文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性能、市場需求,重點分析了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發展現狀。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指分子量在150萬以上的聚乙烯,是一種線性結構的具有優異綜合性能的熱塑性工程塑料,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塑料”,其分子量極高,分子鏈長,因而具有其他常規分子量聚乙烯不具備的機械性能,質量輕、強度高、耐磨損性好、耐沖擊性好、耐低溫、耐化學腐蝕、自潤滑等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被廣泛應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以進一步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于上個世紀70年代由荷蘭的帝斯曼公司最先研制成功,它是比強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纖維之一,具有突出的抗沖擊性、抗切割性、耐老化性和抗紫外性,而且電絕緣性好、導熱性能佳、耐化學腐蝕;缺點是耐熱性差,壓縮性差,有可燃性且存在一定的蠕變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其他高性能纖維材料的性能對比見表1。
表1 幾種高性能纖維材料性能對比
(資料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軍工、民用和航空航天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應用在飛機翼尖、雷達罩、航天降落傘、飛機吊重物的繩索、高空起球吊索等;在軍工領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主要用于制作防切割手套、防彈頭盔和防彈衣等;在民用領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主要用于制備纜繩、漁網等;此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體育器械、醫療安全包裝、安全帽等產品也得到了應用。
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市場供不應求
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以應用在防彈衣和武器裝備為主,消費占比達到65%(見圖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耐沖擊性要好于芳綸纖維,在單兵防彈裝備和大型作戰平臺防彈裝甲領域是芳綸纖維的有力競爭對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也被用于運鈔車裝甲、裝甲車裝甲等武器裝備制造。
圖1 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7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全球需求量達到5萬噸,歐美地區主要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應用在防彈衣和防彈頭盔等領域,需求量最大;日本主要應用在纜繩、漁網、防護用具;旺盛的市場需求拉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全球銷售額超過160億美元。目前的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主要生產企業包括荷蘭帝斯曼、美國霍尼韋爾和日本東洋紡三家,總產能約為4.3萬噸/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全球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未來5-10年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可達到6-10萬噸/年。
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化起步晚,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行相研究,但發展較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方面: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鹽城超強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工業大學、東華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效先后進行了一系列技術突破,開發了高濃度原液紡絲技術,繼美國、荷蘭之后,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產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的國家。
產能方面: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自2000年后發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國已經有30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企業,總產能2.25萬噸/年,全球總產能53%的產能在中國(見圖2),目前有十家企業年產能超過1000噸,其中最大的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產能達3500噸/年。
圖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全球產能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
市場需求:目前,我國軍工、海洋工程等領域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需求巨大且逐年攀升,主要應用在纜繩材料、防彈衣和防切割手套等,國內每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年需求量為2萬噸,占全球總需求量的40%,且預計每年增速將超過30%,2020年可達到3.5萬噸。
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發展當前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在于欠缺在高端產品方面有競爭力的企業。國內廠家目前采用濕法紡織路線生產,該工藝較復雜且對環境有污染,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相比發達國家也有一定差距,因此目前國內企業產品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場,高端產品仍然依賴進口。
結語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因其優越的性能而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全球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高,市場需求大,技術上有所突破,發展較為迅速,但目前高端產品依賴進口,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