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3D打印技術近幾年來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已經從航空航天、汽車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延伸到了生活用品等的個人消費領域,正在逐漸被普通大眾所熟知。大多數人對3D打印技術本身既感到神秘又陌生,但是對于3D打印的應用場景卻充滿期待。隨著生產效率、材料、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行業普遍看好3D 打印的未來,以至于很多人非常樂觀地認為3D打印將會觸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認為我們可以用3D打印技術打印各種生活用品,顛覆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但在筆者看來,3D打印前景雖好,但顛覆我們生活方式的說法還為時尚早。
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3D打印可以在無需準備任何模具、刀具和工裝夾具的情況下,直接接受產品設計(CAD)數據,快速制造出新產品的樣件、模具或模型。由傳統“去除法”的生產方式實現“生長法”的直接制造,這是3D打印技術對制造業產生的革命性意義。很多形狀復雜、難加工的零部件直接通過3D打印實現,促進了制造技術的快速進步。近些年來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都開展不同層次、不用領域的研究,促使3D打印技術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已經從航空航天、汽車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延伸到了生活用品等個人消費領域。3D打印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車、醫療、文化、教育等領域均實現不同程度的規模化應用。
據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統計,2015-2017年的3年間,我國3D打印產業規模實現了翻倍增長,年均增速超過30%。據中投顧問預測,預計2018年全年我國3D打印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7.3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4.61%,2022年將達到56.8億美元。
圖1 2018~2022年中投顧問對中國3D打印產業規模預測
伴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延伸,我國3D打印產業發展會持續向好。不僅會在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制造行業實現規模化應用,也會在醫療行業,尤其是假肢、牙齒等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醫療產品方面實現快速發展。而在諸如紀念品、玩具模型、教學模型等對產品精度要求不高的消費產品方面也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3D打印難以顛覆我們的生活方式
3D打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制造業的生產方式,而在消費品領域也會豐富人們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已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在未來,肯定會繼續拓展它的應用領域。但是3D打印技術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3D打印機直接進入普通大眾的家庭個性化生產我們需要的產品還存在著諸多難題需要解決。
首先,當前3D打印仍然面臨很多技術上的問題需要突破,比如打印所使用的原材料(即耗材)種類的目前還極為有限,僅有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料、陶瓷、金屬等10多種,還難以滿足各種材料的生產需求,以及3D打印成品存在缺陷或內應力而造成的產品力學性能欠佳等問題。而且目前3D打印的產品多為一體結構件,不能直接打印出具有功能化的產品,如3D打印電話也只能打印出電話模型,還不能通過3D打印生產具有通訊功能的電話。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光限制了3D打印技術在生產制造領域的應用空間,更限制了3D打印在消費品領域的應用。
其次,無論是3D打印機還是所使用的原料耗材其成本都十分昂貴,雖然也存在千元級的3D打印機,但其質量、穩定性以及功能等方面都難以保證。在高昂的成本下,普通大眾不太可能購買一臺只能打印“模型”而不具備實用性的3D打印機。
此外,普通大眾沒有時間每天自己3D打印生產要使用的各種產品。對于很多通用型日用品,其實人們更愿意直接購買,而不是自己生產。雖然使用自己個性化制造產品是一件很酷的事,但是3D打印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周期比我們使用普通消費品的耗時會增加很多,人們不會花那么多時間去3D打印生產每一件生活消費品。
結語
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3D打印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以至于前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甚至大眾媒體都極為關注3D打印,暢想3D打印的各種應用場景,甚至將3D打印神化成無所不能的顛覆我們生產生活的技術,但是一些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成本過高以及時間成本等問題的存在,使3D打印難以快速大規模地進入日常消費市場。值得慶幸的是當前3D打印的熱潮正在逐漸退卻,人們逐漸冷靜下來,認識到通過3D打印機在家里任意生產生活各種日用品的想法目前還難以實現,關于3D打印顛覆我們生活方式的說法還為時尚早。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