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第一國家,據民政部預測近幾年將會迎來老齡化程度的頂峰,由此可預見的是,未來的10到20年,老年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癥將為我國各個家庭、醫療保健系統以及整個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和經濟壓力。所以目前,我國迫切需要重大的醫療計劃或政策來抑制阿爾茨海默患者的增長趨勢,這就需要高質量、高投入的研究作為基礎。本文重點介紹阿爾茨海默癥診斷現階段的發展。
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并不容易,它需要對該疾病的自然發展史有深刻的理解,對疾病發展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標志物有完全充分的認識。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沒有根治的療法或藥品,現階段只有四種減緩疾病進程的藥物獲批,即便臨床確診仍然無法治愈,且近年來藥物研發失敗較高。所以早期診斷并及時干預是目前唯一有效延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措施。
阿爾茨海默癥的病程
阿爾茨海默癥的發展程度一般分為三種:輕度、中度及重度,醫學上也會使用早、中、晚期來表示。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確定了6個疾病進程的標準模式,并描述了相關階段的進展和癥狀。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個患者都是以同樣的速度經歷著完全相似的癥狀,據協會統計,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在確診后剩余的平均壽命在8年左右,但其疾病進程可能有3到20年不等。
阿爾茨海默癥疾病的六個進程分別為:極輕微的認知衰退、輕度認知衰退、中度認知衰退、較嚴重的認知衰退、嚴重認知衰退、非常嚴重的認知衰退。疾病進程的腦CT如圖1所示。
在這段漫長的疾病進程中,病理或生理改變在出現臨床癥狀的15~20年前就已經開始。所以對阿爾茨海默癥干預時間太晚可能是治療失敗的關鍵原因。
圖1 阿爾茨海默癥疾病進程
(資料來源:阿爾茨海默癥協會)
阿爾茲海默癥的診斷方式
目前臨床上對于阿爾茨海默癥的診斷方式包括:神經心理學測驗、血液學檢查、神經影像學檢查、腦電圖、腦脊液檢測、基因檢測等。由于基因檢測的成本較高且準確度有待考量,所以目前診斷技術比較高效和準確的還屬腦脊液檢測。
醫學上利用各種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檢測患者腦內阿爾茲海默癥病理的改變,使得阿爾茲海默癥的診斷階段不斷提前,為早期識別阿爾茨海默病、及時干預爭取了有效的時間。
腦脊液(CSF)檢測主要是通過腦脊液標志物進行工作的,腦脊液可以直觀的反映人體腦組織的病理變化,與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核心腦脊液標記物包括磷酸化的tau蛋白、總tau蛋白和Aβ42。磷酸化的tau蛋白與神經元纖維纏結病理改變相關,總tau蛋白可以反應神經變性的密度,Aβ42可以反應腦皮層淀粉樣蛋白沉積。這些腦脊液核心標志物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其特異性和敏感度可達到80%以上,是最有效的診斷標志物之一。
診斷阿爾茨海默癥的最新進展
關于阿爾茨海默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應用仍然處于試驗和臨床的過渡期,未有可單獨使用診斷檢測的標記物,研究多用聯合生物標記物進行診斷,整個過程成本較高且操作復雜。
而近年來出現的異常折疊蛋白循環擴增(PMCA)技術有望成為研究人員的首選診斷技術,其較高的精確度和相對低廉的成本更容易是大眾醫院選擇。異常折疊蛋白循環擴增(PMCA)技術的優勢遠不在此,它可以將阿爾茨海默癥的診斷時間提前到至少10年以上。該技術是利用異常折疊蛋白自我聚集的特性,實現了在人體外檢測血液或腦脊液中的微量致病蛋白的檢測,從而可以為阿爾茨海默癥提供早期、直接的診斷依據,推動阿爾茲海默癥的預防治療進程。
總結
綜上所述,阿爾茨海默癥傳統的診斷方式相對來說較為復雜,精確度、成本及可操作性欠佳。而近年來出現的異常折疊蛋白循環擴增(PMCA)技術為廣大醫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為先進的診療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領域的不斷進步,阿爾茨海默癥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的更新,未來阿爾茨海默癥診斷技術將越來越成熟,該技術將會成為干預阿爾茨海默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